根据研究报告显示,我国帕金森病在65岁以上发病率为1.7%,而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。
令人遗憾的是,许多患者将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误以为是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,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。因此,对于帕金森病人来说,及时的诊断并接受专业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。
通过采取内科药物、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,可以缓解症状,帮助患者独立生活,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。同时,帕金森病患者要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
药物治疗
帕金森病的合理治疗需要正确选择适当的抗帕金森病药物,原则之一就是“个体化治疗”。
在开始服药前,患者首先要进行必要的检查,排除一些可能的药物禁忌症。举个例子,70岁以上患者一般不用服用安坦类药物,以避免出现认知下降甚至痴呆。
手术治疗
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有脑内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疗法(DBS)。核团毁损术由于破坏了脑内正常结构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,治疗效果有限,副作用大,现在已经不主张应用。
脑深部电刺激疗法(DBS),即脑起搏器手术,是指在患者脑内植入刺激电极,然后通过智能化调控设备进行体外调控,使大脑的神经功能重新达到平衡,从而控制运动障碍症状。
脑起搏器手术的优点在于它的非破坏性、可逆性,可调节性,副作用和并发症少,可以通过参数调整达到对症状的控制,长期效果不错。
因此,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被科学界称为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里程碑。手术后,患者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的量可明显减少。一般认为,患者得帕金森病3~5年以上、药物疗效减退或增加药物对帕金森病症状改善也不明显、以及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如“开-关”现象,剂末现象,异动症时就可以考虑手术。
除了治疗帕金森病,DBS手术现在还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,肌张力障碍等“运动障碍疾病”。
值得期待的是,根据国内外研究,DBS手术在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、强迫症、偏头痛以及“植物人”的唤醒方面也有着光明的前景。
康复治疗
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治疗是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的有益补充,主要包括:
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
通过维持主动与被动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,确保日常运动量,减轻失用性因素;改善躯干、肢体运动的协调控制能力,主要包括起、坐、立、卧等动作转换及平衡技能训练,纠正异常步态。
此外,利用环境、姿势及音乐或语言诱导全身肌肉放松,通过视、听刺激,提高患者运动能力。
维持基本生活功能
鼓励患者自行穿衣、脱衣、洗脸、用餐具进食,提高生活自立程度。
改善高级脑功能
包括语言功能训练、记忆力训练、定向能力的训练、对事物集中力和注意力的训练。
情绪管理很重要
当患者知道得了慢性疾病时,心理上一定会感到沮丧和焦虑,出现情绪激动甚至恐慌。
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,尤其是帕金森病人,容易出现疲倦、脾气暴躁、心情不好等症状,这时不妨跟医护人员多沟通,给予专业帮助。朋友、家人及社会团体也应该帮助和鼓励病人。
此外,帕金森病人可以多接触和自己一样的帕金森病人,彼此交换心得、经验以及学习如何摆脱病魔的阴影。